鸣钟击鼓—净水—扫尘—点灯—上供—上香—诵读颂文—行施拜礼……5月17日上午,来自海峡两岸1000余名民间人士齐聚高平炎帝陵,“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戊戌年海峡两岸同胞民间人士“炎帝陵”守陵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当天,首批海峡两岸20位守陵人开启“为神农炎帝守陵,为中华民族护根”之旅。
山西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神农炎帝是农耕文明的始祖,炎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高平是神农炎帝的故里。神农炎帝在以高平北部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一带,种五谷,教稼穑,尝百草,疗民疾,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启中华医药文明之先声,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羊头山下不远处,有座小村名为庄里村。在村南有座始建于元代的“五谷庙”,坐北朝南的大殿,供奉着炎帝。1996年夏天,在看庙人张根昌所住的东厢房墙壁内,一通明万历年间的“炎帝陵”石碑被发现。
“炎帝陵”石碑刻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孟夏吉旦”题记,落款为“生员申道统立”。
“炎帝陵”碑高95厘米、宽66厘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炎帝陵碑,堪称举世无双。
2014年5月17日,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达6782平方米的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启动。匠人们采用晋东南传统祭祀建筑手法和宋式建筑风格,彰显出炎帝陵久远的历史风貌。
2016年4月底,炎帝陵修复工程全面竣工,并与高平境内的羊头山、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等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炎帝文化寻根之旅,成为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精神家园。
上午9时, 在炎帝陵山门前,参加仪式的海峡两岸民间人士手持贡品与海峡两岸20位守陵人集结列队,在豪迈旷达的八音鼓乐引领下,进入山门、通过功德殿、始祖殿,行进至炎帝大殿前。“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戊戌年海峡两岸同胞民间人士“炎帝陵”守陵仪式开始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台湾)、中华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交流协会(台湾)、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主办。
鸣钟击鼓—净水—扫尘—点灯—上供—上香—诵读颂文—行施拜礼……海峡两岸首批20位守陵人先行拜祭炎帝后,羊头山神农庙、庄里村五谷庙、故关村炎帝行宫、中庙村炎帝中庙、团西村炎帝寝宫、中村炎帝庙等当地41座炎帝宫庙先后向炎帝上供;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会长米东明、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理事长游炎川代表海峡两岸同胞民间人士守陵者向神农炎帝上香。
随着参加仪式的海峡两岸1000余名民间人士向炎帝行三拜九叩之礼后,20位守陵人就位炎帝陵寝开始守灵。
据介绍,从此时开始至5月22日(四月初八),20位守陵人将每天进行晨钟暮鼓仪式,并按时为炎帝扫尘、擦碑、添油、添香。
始祖炎帝,功德无量,农耕文明,光耀八方,后世子孙,虔诚敬仰,戏歌颂德,齐声唱响。梅花杏花齐聚首,粉墨登场上状头,告慰先祖唱大戏,炎帝精神源远流。
随着八位上党梆子戏曲演员放嗓开腔,为炎帝献唱大戏:“丽日普照羊头山,守陵同胞跪陵前,先祖啊,子孙们来自那海峡两岸,一条心一腔情一脉相连,焚高香献祭品寄托思念,隆隆恩赫赫功铭刻心田……”
当天的守陵启动仪式后,海峡两岸神农炎帝宫庙信众“炎帝陵”守陵活动今后将持续下去,每月安排10名台湾信众守陵人和10名高平民间人士共同守陵,一月一梯次,一年十二梯次。